看看“世界土壤分布图”,你就会发现北半球奇妙地排列着三块黑色的土壤带,这就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就像“地球人”胸前佩戴着三枚黑宝石:一枚在美洲——美国;一枚在欧洲——乌克兰和俄罗斯;一枚在亚洲——中国东北角——北大荒!这么宝贵的资源不能让它们在那睡觉啊!于是乎,在近现代开发史上,美国、俄罗斯、中国各自上演了“西进”、“东进”和“北进”的移民开垦大戏。
先来说说美国。美国的“西进运动”始于建国之初,到19世纪中期进入高潮。开发的重点是农业、畜牧业和采矿业。百余年的西部开发,最终让美国成为了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横贯北美大陆的泱泱大国。然而,美国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发动了对印第安人长达30年的血腥“讨伐”,剥夺他们的土地。此外,这种掠夺性的开发,还破坏了西部的生态平衡。1934年的刮了一场沙尘暴,3亿多吨土壤被吹进大西洋。
再来看看俄罗斯。俄罗斯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开发是从沙俄时期开始的。先是放逐了几十万的罪犯,接着又修建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前苏联时期又将一些工业从欧洲迁往东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发起了大规模开垦荒地的运动,动员了200万人,建立起几百个国营农场,生产的粮食总量达到了全苏联的2/5。但是好景不长,60年代初就受到大自然惩罚,新开垦土地受到风蚀和沙风暴的影响,80%农作物受灾,粮食不得不从国外进口。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东部开发模式转变成“东部自我发展”的模式。
说开发北大荒是世界移民开发史上的亮点,是因为在北大荒的开发过程中,既没有“30多年的血腥讨伐”,也没有破坏生态平衡,更没有转为“自我发展模式”,而是经过几代人的开发建设,把北大荒变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被国家誉为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那咱北大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发的呢?据考古学家考证,从辽金年代就开始有被掠来的汉人和被强制迁徙的百姓来到北大荒。那时的“北大荒”泛指东北荒原。清朝以后,开发北大荒已经初具规模。民国时期,也开垦了大片的荒地。经过历朝历代的开发,“北大荒”的概念也逐渐转为黑龙江地区的原始荒原,最后成了黑龙江垦区的专用名词。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关键时期,中央指示,要在北满创办“粮食工厂”。一批又一批以复转军人为主体的垦荒大军,从战场走向荒原,从城市走向农村。他们都有哪些人呢,小编给你数一数:他们中间有数以千计的身残志坚的荣誉军人,有从山东广饶地区挥师北上的农建二师三个团,有王震将军率领的铁道兵七个师的17400名复转官兵,有1958年从各军种兵种转业来的十万官兵,有1966年来自沈阳军区的万名复转官兵和1968年组建兵团的三千现役军人;有1955年响应团中央号召来北疆的京津鲁冀等地的10多支青年志愿垦荒队,有1959年来自齐鲁大地的六万支边青年,有1968年从京津沪浙等地来北大荒的50万城市知青;还有数以万计的各地高等院校毕业生,以及改革开放年代引来的北大荒的建设者。
怎么样,咱北大荒可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吧!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观北大荒”,获取最新最全的北大荒信息。
由中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宣传部主办,第一时间权威发布。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观北大荒”,获取最新最全的北大荒信息。
由中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宣传部主办,第一时间权威发布。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微观北大荒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