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北大荒精神
向北大荒开拓者们致敬

张发祥:老兵守诺言 为战友扫墓48年

张发祥,男,汉族,1944年生人,小学文化程度,饶河农场退休工人。

他是一位普通的北大荒老兵,他用自己一生执着的信念,为老战友扫墓48年,无论春夏秋冬每逢重要节日,他都来到老战友的坟前为他送去亲人的安慰和寄托。他就用这种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方法诠释了忠诚、坚守、忘我的北大荒精神,并用行动将精神在质朴中的升华。

今年七十四岁的张发祥,16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之初,张发祥因文化水平不高,学习通讯业务有困难,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白天和战友们一起训练学习,晚上他总是偷偷躲在一边继续学习。夜晚查岗的原德全、孙振民经常看到小张不是在路灯下苦读,就是在训练场上练习爬杆挂线技术。每遇于此,他们都上前和张发祥聊上几句。那时的张发祥因为有这样亲和的首长而加倍努力,绝对不能辜负首长,就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张发祥很快成为全团训练骨干,并且在团里的比赛中总是名列前茅。后被调到团部通讯连,和自己仰慕的首长们朝夕相处了整整四个年头儿。随着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成立生产建设兵团,原德全、孙振民先后被调到沈阳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二团任职,张发祥则留在了部队。

1971年,已是一个孩子父亲的张发祥响应国家号召,带着珍宝岛上的硝烟转业来到了沈阳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二团,成为了北大荒的“通信兵”,在与老首长的重逢时,他万分的喜悦和兴奋,用他的话说,能看到老首长他这心里就踏实了。

1972年春节前夕,喜悦的心情还没有退去,张发祥便得到副参谋长孙振民因事故长眠在北大荒的黑土地上。在参加追悼会时,他向着他曾经的首长敬了最后一个军礼,从那时起,张发祥就下定了决心,要年年来看望老首长,直到自己离开人世。1975年,由于工作需要,张发祥曾经被调动到距农场场部30多公里外的饶河县关门村驻点巡线,但距离没有成为张发祥坚守承诺的障碍,不管刮风下雪,年节时他都会和老伴为老首长祭扫。1980年的冬天特别的冷,雪特别的大。元旦刚过,通往场部的公路就被大雪隔断了,过了腊月二十三,张发祥就和妻子一起给老首长扫墓,平常不到三个小时的路程他们整整走了六个多小时,等到了墓地,他们顾不上吃饭就边和首长唠嗑边将墓地修整干净,黑夜已经降临了,他们回到家已经是凌晨。

转眼间30多年过去了,2009年6月15日,孙振民的儿子孙建军寻宗来了。原来孙建军以前因为家境困难和求学、工作等原因一直没有时间回来寻找父亲,现如今生活安定了年迈的母亲执意要他回北大荒看看他的父亲。经过民政与张发祥联系,孙建军看到父亲整洁的墓碑时至亲至爱的情感而潸然泪下,临别时,他面对着已是满头白发的张发祥老人长跪不起,并留下了一笔数目不小的资金,作为这位与父亲相守依依40余载的北大荒老战友多年来为孙振民守墓的报答,被张发祥谢绝了,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为老首长守墓为的是我们的战友情,是对老首长的信誉和尊重,我要收你的钱那就变味了!你就放心的回去吧吧,你不来我们也会一直把老首长照顾下去的,我走了还有儿子、孙子,只要我们老张家人在饶河农场一天就要为老首长守一天墓。”

2010年8月中旬,孙建军又来到农场,这次他定好了机票,特意来接张发祥去广东,向对待父亲一样为张发祥老人安置好了所有的晚年生活,张发祥拧不过他,就带着老伴去广东旅了一趟游,临行前孙建军为老两口准备了好多东西,但张发祥就婉言拒绝了,他只带回了给小孙子挑选的小礼物和一串老伴最爱吃的鲜荔枝。

早在2000年的清明节,张发祥就叫上两个儿子和自己一起去扫墓,在墓地老张嘱咐到:“我今天是领你们来认亲的,我们家在农场也没有什么亲戚,今后不管我在不在你们都要来这里扫墓,将来你们不在了要让你们的儿女、孙子继续做下去,只要我们老张家有一个人在就不能让他荒了。”从那时候起,为孙振民扫墓的队伍里又多了昌建和昌盛哥俩,用他们的话说:“这是我们张家的事业,我们要守诺到底。”转眼间快50年过去了。现在路好走了、车业方便了,但老人的腿脚不那么灵便了,张发祥老人依然坚持为老首长扫墓,现在每次去扫墓,老两口都是在儿孙的陪伴下前往。老人说:“如果我走不动了,我要让我的儿子替我去,直到我去陪他……”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转载请注明来自父辈的旗帜 » 张发祥:老兵守诺言 为战友扫墓48年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向北大荒开拓者我们的父辈们致敬

铭记历史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