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日报讯(记者王臻)“这张照片是 1961年我们一家四口,在东北一个叫磨刀石的地方拍的。”照片见证了一位寿光人在祖国边疆的故事,近日,记者听 78岁的桑乐义讲述了早年投身支边建设的故事。
响应号召成为支边青年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上世纪50年代,东北三省地广人稀,需要大量青年劳力来开发建设。为响应政策号召,一批寿光青年积极投入到支边建设中,桑乐义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我22岁就到了东北,一直在当地干到退休,携妻带子回到寿光老家。”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东北生活了26年,桑乐义仍操着一口地道的寿光话,他回忆说:“1958年跟我同一批去东北的寿光支边青年,据说有970多名,这些人来自寿光各个公社,光我们村就去了7个人。”那年农历七月初二他们从寿光五里墩坐车去益都车站,然后坐上了开往东北的火车。经过三天三夜到达目的地,被分到农林牧渔各个行业。桑乐义被分到黑龙江省穆林农林局,从事林场修路工作。
当地林场有很多高大树木,百年树龄的随处可见。但由于交通不便木材没法外运。同很多支边青年一样,桑乐义拿着铁锨在山林里挖土铺路。靠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用勤劳的汗水完成了一项项任务。
“磨刀石”公社留下支边青年的美好记忆
修好了路,交通便利了,林业工人才能更好地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1959年春,桑乐义调到磨刀石工程处给储木厂修路。据传境内南山的石头可以磨刀,故而此地得名“磨刀石”。磨刀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清代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1958年改为磨刀石人民公社。
桑乐义去东北前已经结婚生子,1959年麦收季节他从东北回寿光探亲时,把一家人带到东北定居,并在磨刀石公社管辖的一个村子租了间民房居住。“当时有800 名支边青年带着家属住在磨刀石,我手里的这张照片就是1961年在那里拍的。”刚去东北时桑乐义一个月能挣44元钱,干了10个月他攒下400元钱,这笔钱可以说“很肥”,因为当时寿光公办教师的工资也不过每个月20元钱左右。
除了报酬丰厚,东北的伙食也不错,有大米饭、白面馒头、炖土豆等,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寿光相比,桑乐义的支边生活还是不错的。在东北干了不久,桑乐义就转为正式工人。“ 东北的冬天很冷,气温零下30多度,有时晚上还要加班。一次,我在抬木头时腰部受伤,48岁就办理了工伤退休。”退休后桑乐义带着妻儿回到寿光。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