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国际化的新阶段,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是国家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面临的挑战是紧迫的,带来的机遇是难得的。在严峻的入世挑战面前,北大荒集团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从整体上提高竞争能力,有效应对严峻挑战,加快北大荒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国际农业竞争中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集团在“2006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位列第79。
一、企业发展历程概述
(一)发展简史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的前身是黑龙江农垦系统,创立于1947年。经过三代人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在昔日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建起了中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199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组建北大荒农垦集团,进入全国 120 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行列。同时,发起设立了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总部设在哈尔滨市。下属9个分公司,104个农牧场,1.136家工商运建服企业,16家科研开发机构,4所普通高等学校,3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38所普通中学,140所小学,126家医院,90个卫生防疫站,70个妇幼保健站,71座电视转播台,111个有线电视台,1个日报社。集团2004年生产总值236.1亿元。
(二)企业扩展路径
集团所拥有的“完达山”、“北大荒”、“九三”等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九三油脂公司、北大荒米业公司、完达山乳业公司、北大荒麦芽公司、九三丰缘麦业公司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牵动能力不断地增强。已经建立并不断地完善“龙头+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随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基地的反哺和牵动作用增强,104个农牧场,22万个家庭农场,2.3万个市县农户直接从产业化经营中获益,有力地牵动了垦区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未来牵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三)企业组织架构
集团的组织架构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集团采取了 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
垦区农场大多创建于荒无人烟的地区,没有社会依托,农场不得不自办社会事业,从而形成了垦区特有的区域性、社会性、综合性等特征。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形成了军垦高潮,如1956年铁道兵1. 7万名复转官兵开赴三江平原,建立了一批军垦农场:1958年10万转业官兵中有8万人奔赴“北大荒”,大规模建场、扩场,垦区所属农场领导体制和生产经营体制基本上是按照部队建制管理。1968年,东北农垦总局与人部分省属农场合并,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培养了垦区职工高度的组织纪律性。1976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撤销,成立了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1996年,改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一直保持着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大授予了垦区除税收以外的所有行政和社会管理职能,形成了垦区集企业、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于一体的体制格局。这种体制能够及时、有效、大范围地在全垦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经济调控的宏观战略目标,为保证垦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机制
垦区自1984年兴办家庭农场以来,经过2-年的探索和实践,“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机制得到不断完善,农场的内部组织结构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农场与小农场的经济关系越来越明确。家庭农场真正成为“两自理、四到户”的主体,承包土地长期固定,并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向着集约化和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发展。大农场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行政职能为服务职能,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和服务体系,形成了组织管理网络、信息指导网络、科技和营销服务网络,强化了市场运作的组织领导职能,指导家庭农场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发育了市场化管理服务的功能,为家庭农场提供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集团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为了加强龙头企业与基地的连接,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基地的关系,垦区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外部联合”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指导农业生产者同其产前、产中、产后相关的企业(公司)在经济上和组织上或紧或松地结为一体,实现联合与合作,其组织载体的核心是以技术先进、资金雄厚、规模较大的企业(公司)为龙头,以家庭农牧场生产为基础,利用市场或契约形式把基地生产与加工企业、经销公司结合起来,主要有“加工企业+家庭农牧场”、“经销公司+家庭农牧场”等形式,实行集团化、产业化经营,并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连接方式上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如宝泉岭肉业、完达山乳业、九三油脂等。这种集团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在带动家庭农牧场和农产品进入市场起到了很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费用、稳定了供销渠道,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同时,垦区各农场积极探索、发展行业协会、专业协会,把家庭农牧场组织或联合起来,共同协调生产资料供应及产品加工销售、提供技术及信息服务等,延伸了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二、企业发展战略
(一)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预计到2015-2030年,我国的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4. 5亿和16亿。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禽、蛋、奶、鱼等动物性食品的需求量将不断扩张,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等间接粮食消费量也将大大增加。按照我国特色的食物营养结构,要满足小康生活的基本需要,人均占有粮食必须达到400-420千克。考虑到粮食的特殊性和必须立足国内解决的方针,到2005, 2015, 2030年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必须达到5. 5亿吨以上、6亿吨以上和6. 5亿吨以上,以确保人均占有粮食400千克以上。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在2000-2030年期间,世界人口将增加27亿,年均增加近9000万人,超过1950-1990年的年均增加7000万人的水平。而与此同时,世界农业总产量的增长速度却在放慢,己经由20世纪60年代的年均增长3%,70年代的年均增长2. 4%,80年代的年均增长2. 2%发展到90年代的徘徊不前。预计21世纪前10年,世界农业总产量的增长速度仅为1. 8%。国际粮食市场有可能从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的发展受到诸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资源少,干早缺水日渐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农业生产规模小,大多靠手工生产,劳动生产率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灾能力不强。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农业科技应用总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比较弱,科研和市场脱节,成果转化效率低、推广机制不活;三是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程度提高,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压力将会增大,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农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强盛。为应对未来人口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需求的巨大压力,从我国农业现状出发,国家十分重视在开放市场中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强调农业在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稳定与国家安全中的突出作用。今后几年我国将会在政策上继续大力扶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一是将继续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以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二是国家在风险基金补助、粮库建设、增加中央储备粮规模等方面重点照顾主产区。三是加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加投入,搞好农业综合发展,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四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这种趋势将使对目前己经具有高度机械化、规模化及农业产业链条化的北大荒在将来的行业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北大荒作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粮食生产和发展产业化方面具有显著的企业优势和良好条件,必将在推动农业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受惠于国家的产业政策,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面对挑战,集团已经具备了独特竞争优势:
一是具备经济实力优势。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资产总额已达500亿元, 全口径年销售收入206亿元,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18亿元。2001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6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71元。实现全口径利税 34 亿元,其中企业利税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8%和25.4%。 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3650元,比上年增长9.4%。
二是具备资源优势。北大荒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耕地面积大且集中连片,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产品的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三是具备规模优势。人均占有耕地19.5亩,是全国人均占有耕地的16 .25倍。粮食直接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人均生产粮食5728公斤,相当于意大利、德国和英国的水平。主要农产品实现了专品种生产、收获、 仓储和销售。
四是具备机械化优势。北大荒农业装备水平在全国领先, 有大中型拖拉机2.28万台,大型联合收割机7519台(其中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分别占12%和45%), 喷灌机2602套,挖掘机369台,水稻插秧机1.78万台,农用飞机22架。农机总动力已达 351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5%以上。
五是具备科技优势。北大荒拥有17 个科研院所,9个技术推广中心,103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各类科技人员10万多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3%,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7%。
六是具备基础设施优势。 北大荒近些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4亿元,大江大河防洪能力为20年一遇标准。人工林总面积达到674 万亩,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现有粮食处理中心178座,种子加工厂57个。 具备了抗御大的自然灾害和粮食优质化的处理能力。
七是具备生态优势。北大荒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开发时间短,工业污染少,生态环境好,为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已建立国家重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8大类100多个,分别占全省的38%和全国的5%。八是具备产业化优势。完达山乳业集团和九三油脂集团已成为国家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 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3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龙头企业和集团已达到40多家。
(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正是基于这一系列的优势,面对环境的挑战和机遇,集团将战略定位在“大厨房主导战略”(或精厨主导战略)上,很符合集团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地位。为此集团制定了相应的战略重点,即: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工业、流通业。以国内外市场 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最大化。精心实施“田园+餐桌”——农业产业化战略,实现”五精”,即精练的组织、精良的技术、精准的工艺、精美的食品、精益的效果。
在未来3-5年内,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实施现代农业装备工程,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比重;实施以龙头企业为牵动力的产业化经营,使龙头企业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强大支柱,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实施大招商、大流通及资本运作,创造公司利润增长的新亮点,经过努力奋斗和拼搏,使公司年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实现利润 8亿元至10亿元。
北大荒集团长期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前提,以两高一优农业为基础,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主导,以科技和管理为支撑,把垦区建成国内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的食品供应基地,在国内农村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以垦区为依托,建成世界级的现代化的超大型企业集团。
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一)企业生产概况
集团主要经营水稻、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生产、精深加工、销售,化肥的生产与销售以及与种植业生产及农产品加工相关的技术、信息及服务体系的开发、咨询和运营。采取以统一经营为主导、家庭农场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公司制定经营目标、管理办法和技术措施,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证收取生产承包费的稳定和提高;农工承包土地,按照统一要求安排生产,定额上缴,超收全留,欠收自补。该集团认为这种模式既有利于调动农工的积极性,分散风险,又有利于发挥机械化、大规模、技术密集的优势,具有经营稳健、管理稳健、效益稳健的显著特征。
集团以粮食生产为主,一、二、三产业综合经营。现有经营性总资产274.4亿元,其中所有者权益51.8 亿元。 199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1.0亿元(现价),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6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8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6 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58.6%、16.2%、 25.2%;创利润总额2.88亿元,上缴税金6.0亿元。
集团工业已具备比较雄厚的发展实力。现已形成农产品加工、食品、农机、化肥、医药、建材制造和原煤、黄金采选等工业体系,各类规模的工业企业及生产单位已达到651个。粮食、糖料、鲜奶年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30、120、40万吨。完达山奶粉、北大荒白酒等产品已成为国内名牌产品。
(二)企业品牌
5年前,在哈尔滨的各大超市、商场里,能被摆在显眼位置的集团的产品只有“完达山”奶粉,产品种类、数量寥若晨星。而今,冠以“北大荒”、“完达山”、“九三”、“丰缘”、“多多”等知名商标的北大荒绿色特色系列产品在国内各大连锁商场超市中随处可见,部分名牌产品已跨出国门,成为北大荒牵手世界的“使者”。
近年来,垦区抓住大量国有资本退出中小企业的机遇,以打造驰名品牌为核心,大力度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仅2005年,垦区建成的超亿元大项目就有9项,总投资17.2亿元。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垦区大手笔重组了稻米、油脂、面粉、麦芽、乳品、肉类等农产品综合加工企业,结束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品牌过多过滥的历史,打造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备领军地位的大龙头企业集团。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北大荒丰缘麦业、北大荒麦芽5家企业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北大荒肉业、北大荒种业、多多集团等7家企业成为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
目前,黑龙江垦区品牌战略显现勃勃生机。龙头企业在“做大”的同时,还着力在“做强”上下功夫,企业每年用于产品研发的投入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2%以上。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和吸收再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产业层级,推进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转变,拓宽和延长了产业链条。九三油脂大豆加工已形成“4个梯度、5大系列、36个品种”的产品格局。完达山乳业的乳制品生产已拥有6大系列91个品种。目前,垦区企业已拥有大豆异黄酮、维生素E、乳珍、冻干粉针等20多项在内领先的核心技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明显提高。
“北大荒”作为垦区农产品总的整合品牌,由北大荒集团总公司作为集体商标注册并宣传,各企业从实际情况出发,将现有的品牌进行整合,作为“北大荒”品牌下的分品牌,如乳业的“完达山”品牌。
同时集团实行系列化品牌策略,在一个品牌下,有多项承载体,将这一品牌的覆盖面延伸到其它产品上。垦区的“完达山”品牌就是通过这样的发展策略,将“完达山”全国知名商标作为企业的系列产品品牌名,即从“完达山”牌奶粉延伸到多种产品,不仅节省了新品牌的开发费用,而且凭借着“完达山”品牌在市场上的良好信誉,使新产品很快打开了销路。
如今的北大荒,彻底告别了原字号农产品销售时代。北大荒米业生产的北大荒牌“绿色大米”、“有机大米”享誉全国;九三油脂集团生产的天然维生素E和大豆异黄酮等大豆深加工产品,科技含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北大荒丰缘麦业推出的“丰缘”牌中高档民用粉精致小包装进入了国内各大连锁商场超市;完达山乳业生产的牛胎盘胶囊、乳珍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成为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5年,黑龙江垦区有5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占全省的1 /4; 24个产品获得“黑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2006年1月13日,黑龙江省政府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龙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状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重奖,每家企业获奖金100万元。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组织评审发布的2005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AAA牌”排名中,“北大荒”、“完达山”分别以19.65亿元和19.55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第305位和第306位。
(三)企业合作情况
集团主要在五个领域与其他企业展开了合作。
1在产业化龙头企业改组改造方面。北大荒集团所属产业化龙头企业国有 产权比重较大,急需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跨国企业的合资合作。通过出让国有产权、增 资扩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实现产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外向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2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充分利用北大荒集团优良 生态环境和全国最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独特优势,引进跨国企业进行 多领域的合作开发和深度加工。既可以进行技术、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也可以合资、独资建设农产品和食品精深加工项目,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在农产品生产方面。北大荒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农业企业,农业生产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农产品生产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品质一致性,可以成为跨国企业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稳定的原料、半成品供应商。特别是在非转基因大豆、大米,小麦、大麦、饲料等品种方面,可以联合进行生产基地建设和国际市场开发,开展大批量和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
4在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推动工业化进程方面。北大荒集团正在加快推进信息化: 建设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因此与跨国企业的软件服务商进行合作,进一步提高市场监控、生产工艺、财务管理和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化程度,努力开疫和运用电子商务,实现全流程在线管理和决策,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5在农垦学小城镇建设方面。北大荒集团正在加快农业劳动力转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垦区现有140座小城镇已初具规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建设,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农垦小城镇建设已经走在全省前列,成为一块投资置业的热十,是房地产开发,中介服务、食品加工等产业的理想投资场所,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
四、企业资本运作
农垦集团与一般集团资本运营相比有以下四个不同的特点:
1.农垦集团运营的资本主要组成是土地等资源性资产构成的资本。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农垦拥有了相当面积的耕地资源,到1997年末,耕地总面积已达到202万公顷,林地78万公顷,牧草地34万公顷。这块资源性资产构成的原资本对农垦集团资本运营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即决定了构成农垦集团资本的主体是资源性资本,决定了农垦集团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资源,决定了农垦集团的产业结构是以农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为主体。所以,研究农垦集团的资本运营,不可能简单地照搬国际惯例的一般准则,把资源性资产排除在资本范畴之外。
2.集团的国有土地等资源构成的资本非流动的局限性使之与人力资源配置高度结合。
集团的资源性资本,既不可能通过变现实现空间转移,也不可能象普通资本一样通过兼并等方式扩张,只能通过向现有耕地资源追加智力、科技等技术要素,以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扩张生产能力。这一局限性决定了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或运营人力资本将技术要素与资源要素有机结合,是使非流动性资源资本充满活力的主要途径。
具体表现:一是这种人力资源运营方式并不完全能通过股份化的方式来实现;二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较强流动性的人力资源与非流动性的土地等资源互补与重构,从而充分调动土地资源管理者与经营者、劳动者的潜力,促进资源性资本在每个生产周期得到保值、增值;三是运营土地等资源性资本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符合收益递增、递减规律,适量地投入人力资源,既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又能避免具有高智潜能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无效投入;四是土地资源性资本只有在追加人力等技术要素后才会增值,其增值部分不再表现为土地等资源形式,而是体现为通常意义上的资本,即转增为农垦集团净资产。
3.集团资本运营中,其营利功能与产业组织功能高度合一。
一般集团的资本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为获得财富,随时可以把资本配置到投资报酬较高的部门及企业。而农垦集团是一个拥有514万平方公里和156万人口的巨大地理区域,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集团资本将主要投入到农垦区域内,发展若干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从长期竞争战略出发,集团的资本轻易不能从这些领域退出,而转向垦区外投资。因为,第一,农垦集团不可能长期依赖于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单一地向大自然索取财富,为获得更大的收益必须大力发展加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等产业。如果农垦集团能把这块增值拿到手,将给集团带来丰厚的收益。第二,农垦集团为增加竞争力,必将强化资本的产业组织功能。立足于黑龙江农垦的地缘、资源、历史沿革等具体实际,较长期地致力于发展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农垦集团同样也会遵循市场法则,不断引进新技术,以新产品替代老产品,以及鼓励集团内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以确保农垦集团运营的资本充满活力,增强集团整体竞争力。第三,农垦集团也是黑龙江垦区这个社会区域内发展产业融资的主要力量。1997年,黑龙江垦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来源于农垦集团系统以外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1.1亿元,占垦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的4.7%。而从农垦集团系统融资高达18.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8.4%,是国家预算内投资的4.6倍,今后依靠集团向外融资将更加重要。
4.农垦集团核心企业的性质是国有控股公司,是专司国有资本运营的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复意见,农垦集团核心企业的主要职责是为了出资者的利益,通过全资、控股、参股等方式兴办企业,发展具有黑龙江农垦特点的产业组织,使所控制的国有资产有效运转,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作为控股公司运营资本的手段包括决定重大发展战略、决定重大投资、管理国有股权(含资本收益)、人事控制和资产监督五大方面”由此农垦集团与一般的企业集团相比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特征:一是集团核心企业对其紧密层成员和松散层成员投资可以超过净资产的50%;二是集团的核心企业不从事生产经营;三是集团核心企业的权利义务不仅受5公司法6的调整,还要受即将出台的国有资产法的调整。
五、企业财务状况
截至2004年12月31日,集团公司注册资本6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374亿元人民币,总负债249亿元人民币,总收入164亿,净资产85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66%。
表1 北大荒集团三年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
项目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1、资产总计 |
3529433 |
3821119 |
3745979 |
其中:流动资产 |
2097620 |
2168939 |
1827833 |
2、负债合计 |
2475251 |
2669281 |
2492449 |
其中:流动负债 |
2043681 |
2221488 |
2083350 |
3、所有者权益 |
1046520 |
1142535 |
1204826 |
4、主营业务收入 |
1521847 |
1604067 |
1648039 |
5、利润总额 |
46622 |
36743 |
46656 |
6、净利润 |
42492 |
38024 |
37352 |
数据来源:黑龙江企业债券个案研究 郭金丰(2006)
六、企业人文化
集团创造了具有农垦特色的、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的核心是创业和奉献,是以大批复转官兵为核心,以知识分子、知识青年、支边青年为骨干,加上其他社会成员组成的农垦大军,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开拓和创立了伟大的农垦事业,同时也铸就了北大荒精神。分析一下农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点,就会知道当初的开发难度有多大。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开发农垦事业没有一点精神是不行的。在北大荒精神的熏陶下,这些龙头企业善于学习,锐意创新,与时俱进,使企业文化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特色。
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等已经跻身全国知名企业和品牌,为垦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辉煌业绩。
首先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把握和升华了“ 北大荒精神”。这种文化是 在“ 北大荒精神”这片沃土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但秉承了“ 北大荒精神”的精髓,而且在形成过程中文化结构不断稳定,文化理念有所创新,文化模式逐渐凸现。
其次是企业文化存在的基础比较广泛。企业文化不但植根于分布在全省的 100 多个农场和企业,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全省广大农村。因此,龙头企业文化已经包容、渗透和塑造了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富有特色的农垦文化。
同时企业文化是一种历史沉淀文化和现代管理文化的结晶。集团在其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吸纳中外成功企业的诸多先进因素,使企业文化丰富多彩。因此,龙头企业文化呈现出多元文化共存、相互包容的多样性特点。
沟通交流、信息共享,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网站:http://www.hacl.cn
[2] 邹积慧. 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问题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2005.
[3] 大农业挑战大机遇—访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王玉林.上海证券报2002/3/12
[4]姜国刚. 入世后黑龙江垦区农业所受影响及对策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2003.
[5]张雅文,徐国春,谢振华. 绿色品牌北大荒——黑龙江垦区推行名牌战略纪实[J]. 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16).
[6] 张雅文,徐国春,谢振华. 品牌叫响北大荒[J]. 中国农垦,2006,(6).
[7] 赵立辉. 入世对黑龙江垦区农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黑龙江大学,2002.
[8] 葛文杰. 论北大荒农垦集团的资本运营与人力资源配置[J]. 农场经济管理,1999,(5).
[9] 郭金丰. 黑龙江企业债券个案研究[D]. 黑龙江大学,2006.
[10]张平翼. 以文化战略驱动黑龙江垦区龙头企业人才发展[J]. 农场经济管理,2006,(5).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