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滚滚,满眼金黄。又是一个春种秋收的轮回,北大荒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迎来了总书记。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黑龙江日报全媒体采访组走进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用记者独特的视角,找寻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殷殷嘱托,感受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空前热情。
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
9月27日,记者一行来到了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金灿灿的稻田一望无际,10多台大型收割机,一字排开,展示出现代化、高科技的壮观场面,就是这种现代化、高科技,确保了万亩大地号颗粒归仓。
记者看到了9月25日和总书记“零距离”接触的收割机农机手陆向导,那天他和其他9位农机手围拢在总书记身边。总书记亲切地询问他们的种粮收入、生产模式。小陆说,自己今天还是穿着那天的衣服,没舍得换。
56岁的张景会是这10位农机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我当时距离比较远,稻田里又比较泥泞,我一口气跑了六七十米,深一脚浅一脚,弄得满腿都是泥。”这位全国闻名的科技示范户回想当时的情景时,脸上都是憨厚的笑。
从亘古荒原到中国最大商品粮基地,记者所到之处无不惊叹于北大荒70年的沧桑巨变,而通过与干部群众的接触,处处都能感受到总书记来此考察带给大家的喜悦之情。
七星农场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发展农业,离不开先进技术。七星农场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展示厅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红色的大字非常醒目,二楼的物联网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也让人眼前一亮。
场长彭荣君向记者介绍说,农场利用大数据技术改变种植生产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尤其是作为讲解人,向总书记汇报这套应用系统,彭荣君很激动也很自豪。
从机械化到信息化、智能化,这其中有科技力量的助推才能走好每一步。如今,中国高分一号卫星会定期光顾七星农场的地号,将采集的数据传给农场信息中心。彭荣君说,目前,物联网技术已覆盖七星农场的全部耕地。通过在田间安装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和提取大田作物生产各类环境要素信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全场土地、林地、水利等进行统一管理。
北大荒建三江国家科技园区
北大荒建三江国家科技园区科研人员为七星农场的土壤化验工作做出巨大贡献,农场122万亩耕地所使用的优良品种、最佳施肥模式、施肥比例以及防病、防虫、灭草配方全部出自这里,全场优质品种覆盖率实现了100%。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
循着总书记的足迹,记者走近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研发中心这个平均年龄32岁的年轻团队这个年轻的科研团队,探寻丰收胜景背后科技的力量。
“当总书记走到离我一米左右距离、伸出了手说你好时,我感觉自己心跳加速,空气仿佛都静止了……”园区党支部书记苑丽说起当时向总书记介绍园区情况时的场景,仍动情不已。这是9月28日园区研发中心党支部“谨记总书记嘱托,助力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9月份主题党员固定活动日座谈会上的场景。
为学习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发中心党支部以9月份党员固定活动日为契机,组织全体科研人员重温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岗位,谈体会、谈感受。
经历70载春秋,北大荒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在这个年轻的团队中,奇迹正在发生……
俯看龙江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喜迎政通人和,稻菽入仓,傲视苍穹。
——记者蒋国红回访感受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