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北大荒精神
向北大荒开拓者们致敬

北大荒岁月(作者:点亮)

北大荒岁月(作者:点亮)

六十多年前,父亲在徐州当兵任警卫连长。后来经人介绍父亲和母亲恋爱结婚了。当时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满怀豪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这样我的父母,随同十万官兵们一起转业来到了北大荒。那时的北大荒基本上是荒无人烟。父亲他们所在的农场,距离密山县和宝清县大约有一百多里路程,父亲被分配到八五二农场四分场砖瓦场,也是砖窑场,后来改为基建队。当时条件特别艰苦,他们住的板夹泥土坯房四处透风。屋子里是长筒土炕,一对儿对儿转业军人和家属就住在这用简易隔断的房间里。天寒地冻,外边白雪皑皑,夜晚远处经常传来狼嚎声。他们身穿黄军大衣,早上起来屋里的洗脸盆冻着厚厚的一层冰。建场初期,白手起家。官兵们上山砍伐树木,盖房子,春天,开荒种地。

北大荒岁月(作者:点亮)

到了夏天特别是雨季,那条由宝清通往东方红的公路更是泥泞难行!当时有一批从上海和青岛来的支边青年和战士们一样,开垦拓荒。砖瓦场,窑地里,官兵们经常开展“脱砖坯”劳动竞赛活动。家属们自发地演出文艺节目。把青春献给党,扎根北大荒。他们充满了革命热情,把青春和汗水播洒在北大荒。

一次山上树林里着大火了,大火威胁着场部新盖的粮库和官兵家属住宅区。场部领导带领大家冲到山上时,远远就能闻到风夹着灰尘和树木烟味,形势紧迫,场部领导一声令下:“同志们,赶紧打隔离带。”官兵们一字排开,快速挥舞着斧头和镰刀,奋战起来!”火借风势,快速地向家属住宅区这边扑来,并能隐约地听到燃烧的树林里噼噼啪啪的声音。战友们眼睛都红了,那真是拼命了!一名小战士在救火过程中,一不小心山火点着了他那露棉花的黄军大衣,只看他浑身上下一瞬间燃起火球,火在吞噬着小战士,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父亲迅速脱下自己的黄军大衣,猛地向小战士身上扑去,死死压住小战士身上的火苗。说来奇怪,突然风向逆转,向着相反的方向刮去了……当时山林里面时而窜出被火烧出来的黑瞎子和野猪等,受惊吓的野鸡、野鸭在头顶掠过!

北大荒岁月(作者:点亮)

风渐渐的小了,官兵们一鼓作气,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把余火扑灭。扑火时战友们个个勇敢没有一个人退缩。

有一次,来北大荒支边的上海女青年李萍,家里来电报说,她母亲病危。她连夜要赶往宝清的汽车站,准备回上海。走到八五二农场附近,天色渐晚,道路两旁是树林杂草丛生。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一只大野狼,李萍吓得惊慌失措,一下子就瘫软在地上了,狼咬住了她的腿。空旷的原野上,她吓得声嘶力竭地喊:“救命啊,救命!”这时只见远处一辆马车疾驰而来,车上的父亲朝狼一鞭甩去,啪的一声,狼丢下李萍窜进了草丛中。他大喊一声:“姑娘快上车!”并迅速地把姑娘拽上了车。这时躲藏在草丛里的狼,看到到嘴的猎物要被人抢走了,从草丛里又窜了出来,凶狠地扑向在马车上的父亲。上去一口,狠狠地咬住父亲的右小腿棉裤角不松口,这时父亲一个侧翻身,左脚狠狠地踹在了狼的眼睛部位,狼应声滚落在壕沟里,狼硬生生地在父亲穿着棉裤的小腿上撕掉一块肉。鲜血染红了军裤,雪地上留下滴滴血迹,他用手捂住出血的伤口,忍着钻心的疼痛,大声地喊:“姑娘把住我。”他快速地赶着马车,一路狂奔!狼,发出了瘆人的嚎叫。这时只看远处马车后边又多出了好几只狼,狼在疯狂地追赶着马车!直到到了宝清汽车站附近狼才放弃了追赶。父亲和那位姑娘也得到了救治,姑娘安全回到了上海。父亲的英雄事迹得到了场部的表扬!

北大荒岁月(作者:点亮)

父亲每天劳动在砖窑厂里,“除了脱砖坯,还要轮流看守砖窑炉,烧砖窑。”烧好的砖往外推,砖窑里的温度很高,无论白天晚上,战友们干起活来都是汗流浃背。每次劳动比赛他都是名列前茅!

一天黄昏,一辆开往东方红方向的汽车,路过砖瓦场窑地时,在公路上突然失火。车上装满了冻鱼,父亲和战友们放下手里的活,迅速去救火。他们把司机从着火的驾驶室里拽下来,一刹那汽车突然发生了爆炸。司机受了伤被送进了场部医务室,汽车彻底烧毁了。“如果不是他和战友们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事后,养好伤的司机送来了慰问品。

在北大荒十万官兵们身上,像这样感人的故事有太多太多了!我的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革命军人,十万官兵里的一员。他们把青春热血献给了北大荒。为祖国边疆建设做出了贡献。而如今,当年的北大荒已经变成了北大仓。

北大荒岁月(作者:点亮)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来自父辈的旗帜 » 北大荒岁月(作者:点亮)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向北大荒开拓者我们的父辈们致敬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铭记历史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