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区最早建立的农场中,以铁道兵为主建立的农场都是八字头,从八五O开始向下排,直到八五一一农场。如今,八字头农场,经过60多年风雨历程,都成为了现代化的大农场,但它们之中却没有了八五一农场。八五一农场呢?早在1963年就被撤并了。这个农场的建立、发展、撤销的全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回到过去,看一下它的历史痕迹。
一、创建八字头农场,八五一农场列队其中
1955年元旦,在王震的直接组织下,第一个以铁道兵部队番号命名的农场——八五O部队农场在虎林县西岗建立,当年春开荒14.4万亩。
1956年5月,国家成立农垦部,6月,王震以铁道兵司令员和中央农垦部部长的双重身份参加在密山召开的铁道兵农垦局成立大会。
自1956年6月起,铁道兵二、三、四、五、六、九、十一师的复转官兵共1.74万余人,先后从南方来到北大荒,在虎密宝饶广阔的荒原上,除八五O农场外,又按原部队数序建起八五一、八五二、八五三、八五四、八五五、八五八、八五九农场。12月,接收省划给的金沙农场、永安农场和军委总后勤部划给的牡丹江军马场共计12个农牧场。1957年,又接收公安系统划归的密山、青山农场以及牡丹江青年垦荒队组建的青年农场。1958年11月,虎林县、饶河县的全部,密山县、宝清县的部分地区划归铁道兵农垦局(后改名为牡丹江农垦局)管理,所辖十几个农场,八五一农场是其中之一。
1958年1月24日,中央军委发出《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解放军各军兵种机关、部队、院校的军人8.15万人,迅即从全国各地向黑龙江进发。当年6月,驻扎在四川南充的预备五师和预备三师,整建制充实到原八五一农场,总场场部设在虎头。
预备五师和三师一个团到虎头,师部为总场,一个团建立一个分场,营为生产队,共建了6个分场。形成总场、分场、生产队三级制农场。总场直属单位还有基建大队、农机修配厂、汔车队、粮油加工厂、商店、饭店、招待所、学校、医院、渔场等。总场党委书记是王保志(原师政冶部副主任)、场长是张桂生(原师副师长)。农场除总场在虎头、四分场在独木河,那儿有些当地的老百姓、一分场所在大王家有原八五九农场撤到饶河后留下的部分房子和耕地外,其余的二、三、五、六分场驻地都没有老百姓居住过,只是一片荒山、草地或水泡子。部队按领导预先划定的场界、队界进入驻地后,就各自盖起住房,有的联合互助建房,有的自己单干。盖房原材料是就地取材,伐扬木杆做房架,割草苫房顶,周围的墙是用草掺上泥巴编成的,叫拉哈房子。也有的在地下挖个深坑盖成房子,叫地窨子。当时的房子不求统一,只求暂时能藏身避雨就行。房子盖好后,拖拉机也来了,就开始开荒种地。第一年以开荒为主,也种了些大豆、荞麦、各类蔬菜,还少量地种些玉米。
二、大跃进、大摊子、广“种”薄收
1958年10月,铁道兵农垦局在密山北大营召开党代会,各农场党委书记、场长参加了会议。王震部长在大会上讲了话,举了大跃进的许多事例,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当时在全国大跃进风的影响下,军垦开发已经是大铺摊子、过大开荒,大搞“建设”,战线拉得很长,开了荒种不上,种上的收获低。八五一农场也如此,还建立了一些小高炉炼钢铁,也盲目地上马建立了木材加工厂、水泥厂、鱼罐头厂等。
这期间,奉王震命令八五一农场不断地被调人去援外:第一批,由王保志率领1000多名排以上干部去齐齐哈尔支援工业,这次,将八五一农场的干部带走近三分之一。1959 年末,农场调出 400 多人到海南岛建设农场。1959 年下半年,农场调出 300 多人到青海省建设农场。1960年6月,又有 800 人到内蒙古满州里建立农场,还有一部分人去了新疆五师。王保志走后,张桂生留场,又调一分场张国芳到总场任党委副书记。
1958年12月,农垦部决定将铁道兵农垦局改为牡丹江农垦局,并将农垦局从密山搬迁到虎林县。又经中央批准,将虎林县与饶河县合并,叫虎饶县。牡丹江农垦局又与虎饶县合并,一套人马,挂两个牌子。原来的饶河县改为饶河区,以后又合并进八五九农场。 原来密山县的裴德区划归到虎林县管辖。原在密山、鸡东、宝清的农场和牡丹江军马场都划归牡丹江农垦局和虎林县管辖。而后又将虎饶县管辖的乡、区、镇人民公社就近划归农场领导。原虎头乡改为虎头分场,直属八五一总场领导,独木河乡改为八五一农场四分场的一个生产队。这样全县变成了政企合一的体制,虎林县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全民所有制,但造成的经济和生产困难成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农场难以为继。直到1961年中央农工部部长邓子恢来考查后,才又将原来的人民公社从农场分离出去,但农场已经积重难返。
在生产上,1959年,八五一农场是个丰收年,收获了不少粮食,这是八五一农场最旺盛时期。但1960年春涝严重,3月到5月春种期间, 连续不断地下雨。到5 月下旬,农场试验着将水稻种撒在水地里,又用拖拉机在上边耙两遍,最后还出了些苗,精心田间管理后有一些收获。5 月份以后,在岗地上种些玉米、大豆,太晚了,到秋没能成熟。种的荞麦、白菜、萝卜、土豆还有些收获。三年自然灾害在八五一农场最重是1960年,这严重的影响到1961年春天以及整个上半年的生活。
农场1961、1962年的收成还是可以,收获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可是,1962年以后工资发不出来,转业时军委拨付3年工资,3年后,工资靠自己生产解决,农场无能为力。这时的八五一农场,人员多次外援和调整,人心已经浮动,开荒任务完不成,粮食产量也上不去,再加上工资无法解决,连领导都不安心工作了。
三、收缩、撤销农场建制
八五一农场本有先天不足,它的耕地地势低洼,又被水线切割,地块既小又不连片也不成形;全场10万亩已垦耕地竟分散成了800多块,不少地块小得只有几十亩,这对大型机械化农场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给生产管理和机械效率的发挥都带来很大问题。尤其当年只求开荒进度不顾作业质量的情况随处可见,不少地块全是立垡或回垡,无法耕种。不仅如此,在北大荒的黑土肥得流油、插根筷子都能发芽大荒原上,八五一农场土地的黑土层很薄,甚至不少耕地草皮层下就是老乡称为白浆层的土壤(这是黑龙江流域特有的一种土类,中苏专家通过联合考察确定用当地老乡的叫法命名为白浆土)。白浆土的理化性状和肥力水平都很差,当地老乡有顺口溜比喻白浆土是:“雨天一锅汤、晴天硬邦邦,种啥啥不长、只能抹大墙”。八五一农场90%以上的土地都是白浆土。
八五一农场是整个农垦局里面积最小、生产条件最差的一个农场。比如当时八五二农场有40万亩耕地,其它的农场也都在30万亩左右,而八五一农场才只有10万亩。为什么排号在前发展却慢呢?原来在当时在五边(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方针指导下,转业官兵带着装备开发北大荒,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开荒。最早的八五一部队人多机车也多,1957年来到这里开荒建点,干了几个月,沿着乌苏里江边摆开了一个南北100多里长、东西40多里宽的战场。开了一些荒地建了一些点,这时才发现这个区域里地势太低洼、沼泽密布、水线切割,机车作业十分困难。在鼓干劲、争上游的时代,进度慢是要挨批的。他们赶紧派人远出寻找荒地,终于沿乌苏里江北上,翻过完达山在饶河、东安一带发现了大片荒原,于是,干脆把这一片地全扔了,只在条件稍好的大王家留了几台车、陈哲等几个人留守,负责种那附近的3万亩地,保留着八五一农场的番号。其余全部装备和人员便浩浩荡荡地翻过完达山拉到了饶河,另建立了一个农场。当1958年转业官兵陆续开过来,预备五师、三师就又捡起了八五一农场原先扔下的开荒点和土地,把总场部设在虎头,又合并了虎头乡和独木河乡,沿密虎和虎饶公路设了6个分场,以此复活了八五一农场。
1962年11月,中央又一次对北大荒做出重要决策,撤消原农垦部直属的两个农垦局的建制--即牡丹江农垦局与合江农垦局,合并成立东北农垦总局。总局设在佳木斯,仍直属农垦部。由农垦部副部长张林池兼任总局局长,于是北大荒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垦区改组成立东北农垦总局,这对北大荒建设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按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首先大力精简管理层次,下放经营权力,各农场直属总局,并把许多三级农场改为二级场,撤消分场一级。作为过渡,在距总局较远的虎林、密山、萝北、饶河等地成立4个分局作为总局的派出机构,但几年后其它3个分局都先后撤消,只留下了一个虎林分局。各农场内部也收缩了战线,把部分农场中一些地势特别低洼、生产条件很差的耕地甚至整个生产队予以撤并。这些做法对纠正前期开发只求铺摊子、一味大开荒的偏差真可谓是对症下药。而且措施的力度很大,整个虎林分局退掉的耕地达40万亩。在这次精减撤并中,条件较差的八五一农场先是由三级制改为二级制,农场由原二分场党委书记杨月村任党委书记,原一分场场长邱成业任场长。原总场领导于水调到迎春林业局任书记,刘文信调到佳木斯郊区一个农场任场长,古富谋调到佳木斯总医院任院长,兰静调到八一农大任政治部主任。1963年12月,又撤消了农场建制。原总场副场长王凯调查虎饶县商业局任局长,虎林县和饶河县分开后到虎林县政府。其他人员和设备大部分撤并给了云山农场。从此,八五一农场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参考文章:王凯《王凯的回忆录》、蔡方达《回味》;虎林政府网《军垦事业艰难而辉煌的历程》等。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