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粮》演出剧照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供图
本报驻辽宁记者 葛 鑫
这是一部关于“天”与“粮”的故事。日前,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现实主义话剧《天·粮》,在辽宁大剧院完成首演,该剧沿用“关东演剧学派”艺术风格,传神演绎北大荒精神。
话剧《天·粮》以上世纪50年代开垦北大荒为历史背景,通过战士刘天顺等人的成长经历展现了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军垦人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优良传统。
“关东演剧学派”的表演风格是这部戏灵魂所在,这种建立在深刻心理体验基础上的创作形式,摒弃概念化、脸谱化,成功塑造了《天·粮》中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一部现实主义正剧,写的是关东大地上的人儿,唠的是关东地面上的嗑儿,讲的是黑土地上的事儿。”该导演宋国锋介绍,辽宁话剧艺术从延安薪火相传,将鲁艺传统与东北地域文化交融,将斯坦尼斯拉夫斯的现实主义创作与中国传统戏曲表演风格合为一体,形成特色表演流派,“话剧《天·粮》植根生活、深接地气,既大开大合又恬静细腻,既像‘关东烟’‘高粱酒’般浓烈,又似‘汆白肉’‘酸菜粉’那样香醇,令人回味无限。”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在全国话剧舞台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是“关东演剧学派”的代表院团。话剧《天·粮》编剧陈国峰、导演宋国锋、舞美设计王纪厚、灯光设计关中奎等都是土生土长的辽艺人,并均在各自领域取得过不俗成绩,演员团队更是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人。
在9幕戏2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演员精湛的演绎让北大荒人的奋斗故事清晰地呈现出来:主角刘天顺的扮演者、青年演员贾毅宁的8幕戏中,大量台词与动作背后是无数次对角色的深耕和打磨;而云师长的扮演者、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者姚居德,黄政委的扮演者、文华奖优秀表演奖获奖者李冬梅则特地学习了唐山和攀枝花的地方口音,以确保贴近角色。“《天·粮》这部戏追求的是完全独立艺术品质和艺术风格。这些主要得益于全体演员无条件全身心投入,每个角色都找到了独特的东西,都有绝活,都在出彩。”宋国锋说。
日前,话剧《天·粮》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2025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在创排初期,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与主创团队一起前往北大荒博物馆参观,寻访当年的屯垦老兵和知青代表,还聘请了研究北大荒精神的专家来剧院讲述北大荒的历史。“我们还原了那个年代的感人故事,让更多今天的年轻人感受到当年垦荒的不容易,让他们知道在北大荒这样的地方改天换地,经历了多少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佟春光表示,希望让更多观众感知那片黑土地和那些人的奋斗史诗,继续通过舞台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这部剧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北大荒精神,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从《天·粮》中汲取精神力量,找到自己的方向。”沈阳观众严女士在看过话剧后动情地说。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