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连载(拾遗二)
1956年二万铁道兵和1958年十万复转官兵北大荒分配去向剖析
2022-03-04
作者:黄黎
北大荒农垦开荒至今己75年了,先后有七批14万军人,响应党中央号令,进军北大荒开垦荒原,解决中国人口粮问题。
如今,沧桑巨变,北大荒己变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中国大粮仓。
不少文人用文字,散文描述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壮举。 其中就有:唤醒沉睡千年的黑土地——十万官兵决战北大荒一文,是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联合出品,刋登在新华网上文章,文字记者是:李凤双、王春雨、王建、黄腾。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1956年5月,850农场派副场长黄振荣前往南横林子创建852农场。他带队当年开荒20万亩,这个农场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铁道兵农场。” 而850农场也有类似报道。
看来,新华社和黑龙江分社这次采访信息来源来自现850农场宣传部门。
还有文说:铁道兵8502师创建了852农场;来北大荒铁道兵11个师创建了11个农场,各师以自己师“8”字头番号命名自己农场,如855农场就是铁道兵5师创建;852和854农场是从850农场扩建出去的;850农场是北大荒铁道兵11个农场的老母鸡,下了从851—8511农场十一个蛋,然后成立十一个铁道兵农场。
那么,真实情况是怎么样呢? 让我们翻开北大荒农垦开发史,看看当年铁道兵进军北大荒原始资料,来个正确的剖析:
1955年8月14日,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提呈《关于开发北大荒问题》的报告:
我向黄克诚同志报告铁道兵的工作情况时,交谈过铁道兵的特点、任务和建设方针等问题。
在总参集训时,听了彭副主席关于储备经过训练的后备兵员问题的指示。
同时,根据我在学习五年计划中所得到的体会,谨提出关于铁道兵准备预备官兵,举办国营农牧企业的建议和请示(略):
三、铁道兵部队经过劳动锻炼,将成为熟练的劳动生产军,它的官兵多数亦将成为有技术能力的人员。
三五年内大部分逾龄的,但有战时抢修经验的连、排级干部将由铁道兵军官学校的毕业生来替换,老兵每年亦约有二万二千人将由义务兵来替换(军士要延长服务一年)。
这些逾龄军官和服役期满的士兵绝大多数都要求就业。 同时,据许光达同志谈,装甲兵驾驶兵的训练,仅油料和摩托的消耗,每个驾驶士兵就要一万元,他们今年冬季就有三千个熟练的驾驶兵需要复员安插。
为着满足这些人的就业要求,为着使这些掌握技术的人不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职业而荒废他们的技术,因此我建议铁道兵在黑龙江省的密山、虎林、饶河三个县的境内,举办一个综合性的半机械化的农牧业企业,开垦那里的一千万亩以上的荒地。
东北地区天气较冷,每年有六个月的农闲时间,把这样的农牧场组织起来了,每年至少用三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军事、政治的训练,以培养有素养的有经验的后备军官和有技术的士兵。
因此,这种开垦荒地的农牧场既可适应储备后备官兵的要求,又能符合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都是有利的。
四、密山、虎林、饶河这片大荒地,日本占领时期,日本人曾经作过调查和勘察,并有开拓团开垦过,现在黑龙江省土地勘测局又继续作了勘测;这里有驻过关东军十万人的营房,现在墙壁还可利用;开垦这片荒地的主要工程是排水工程和必要的灌溉工程。根据水利部的初步估算,有三千万到四千万的土方,如果能将铁道兵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五七年收入的工程费一亿元用于投资,则到一九六○年就可使一千万亩地投入生产,那时就可以年产粮食达三十亿斤,除去供应约二十万生产人员及其家属和牲畜的用粮外,可余商品粮食二十五亿斤,这个农牧企业到第六年的纯收入可达一亿元。
去年铁道兵已在这个地区组织了一个农场,将复员官兵八百余人和修森林线的劳改队五千余人,并已投资五百万元,今年计划开垦荒地二十五万亩,已盖好了能住一万人的房子。
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扩大和发展,五年或六年内开垦一千万亩荒地的计划是可以达到的。
为备战修水利工程计划,建议铁道兵扩编一个预备师,把铁道兵挖土挖泥机械用在这里也是合算的。
一九五五年八月十四日
这个报告经毛泽东主席等圈阅,彭德怀批示:“王震同志提议可以先小搞试验,取得经验后,逐步再扩大一些。”
翌年,国家拨出铁道兵工程费1.3亿元,作为开发北大荒的资金。
铁道兵为落实报告成立了领导小组,各师团的复转官兵组成班、排、连、团的建制。(节选自选自《农垦文件资料选编》,
㇏农业出版社1983年版) 。
此文中有:
一、关于铁道兵准备预备役官兵,举办国营农牧企业的建议和请示…。
二、“因此我(王震自称)建议铁道兵在黑龙江省的密山、虎林、饶河三个县的境内,举办一个综合性的半机械化的农牧业企业,开垦那里的一千万亩以上的荒地…。” 三、去年铁道兵已在这个地区组织了一个农场,将复员官兵八百余人和修森林线的劳改队五千余人,并已投资五百万元,今年计划开垦荒地二十五万亩…,
四、建议铁道兵扩编一个预备师,把铁道兵挖土挖泥机械用在这里也是合算的…。
铁道兵王震司令员这份请示报告,这四处指出铁道兵拟开发北大荒的设想:
铁道兵拟用预备役官兵为主建立一个农牧业企业;地点选在密山,虎林,饶河三县境内;(850农场)复员官兵八百余人和修森林线的劳改队五千余人在虎林县边建立了实验农场;建议铁道兵扩编一个预备师,各师团的复转官兵组成班、排、连、团的建制,(即预备役师在这三县成立半机械化企业)。
这时,1955年正是授军衔,部队官兵从志愿兵向义务兵制转型时期。
而850农场这800名铁道兵没赶上授上军衔,1954年复转为预备役,不是铁道兵现役军人了。
王震将军呈报军委在密山,虎林,饶河三县境内拟开垦一千万亩荒地,将军通过黑龙江省测绘部门提供资料,发现这三县区域内,不够开发一千万亩可垦荒地,为此,将军目光投向宝淸县。
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巜黄振荣传》一书曾这样记载: 到宝清县以东至饶河县以西踏荒建点,王震将军要起用铁道兵第三师代师长黄振荣。可以说,黄振荣和王震将军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南泥湾大生产,以及军旅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这次开发北大荒正需要干将,王震无疑地点了黄振荣的将。
1955年10月的一个早上,铁道兵司令员王震风尘仆仆地来到位于江西省南平县的鹰厦铁路前线指挥部。 刚坐下不久,一位中年军人推门而进,动作麻利地敬了一个军礼,没等中年军人开口,王震高兴地站起来和他握手:“黄振荣,到底把你等来了。
将军让黄振荣坐在自己身边,接着说,“八月份,我向中央建议开发北大荒,彭老总批了,你跟我一块去吧,继续并肩战斗。你先到东北去踏荒、安置转制部队,待转制部队安置好了,你仍回铁道兵部队来带兵…。”
王震说:“那地方可比当年的南泥湾好多了。你去,一定行!”
黄振荣:“司令员说行就行,我去!”
王震一拍他肩膀说:“好!有你去打头阵,我心里就踏实了不少的。再有,让你爱人赵英华同志也过去,可以照顾你嘛。”
对这位师长来说,任务来得很突然,容不得他有思考的余地,下级服从上级嘛…。
黄振荣回到部队做了简短的工作交代以后,来到冰天雪地的虎林,兼任850部农场副场长。
而他的主攻方向,王震司令员有所交代:在完达山北部荒原上创建新农场群。”
北大荒的3月,正是冰天雪地。
一批曾经经历枪林弹雨的战士,又走上了新的战场。 1956年3月12日,宝清县政府走进来5位穿着黄军大衣的人。为首的人40多岁,中等身材,宽宽的肩膀。其余4个人,有两个挎着匣子枪,一个倒背着步枪。他们走进县政府传达室,说是要到完达山北来开荒建立农场。宝清县一位副县长在会客室里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我们是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来开发边疆的。”那个中等身材的军人庄重地说道,“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黑龙江省委和铁道兵部队党委决定在完达山以北,宝清以东,开荒生产,请你们大力协助。”
说着,他从军服口袋里掏出一封介绍信递了过去。副县长一看那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部”关防的通行证写着兹有我部黄振荣师长等五位同志,自虎林经密山至宝清,携带步枪一支,手枪四支,希沿途军警验证放行。
年轻的副县长得知眼前这位威风凛凛而又平易近人的师长,曾是三五九旅老战士,喜出望外,他紧握着黄师长的手说:“1946年,我们宝清县城是三五九旅解放的。还牺牲了93位同志,全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现在又来开发荒原,建设新时期的南泥湾,我们一定全力支持。”副县长接着说:“咱们边疆地区就是地方大人少,成百万亩的好地白白荒着。你们一来,宝清就能繁荣啦!”
黄振荣:“铁道兵部队党委派我们先来踏看荒地。请你先介绍一下情况怎么样?”
副县长爽快地说北大荒就是荒,人烟极少。在大索伦河、蛤蟆通河、挠力河和完达山脉所环绕的几百万亩大荒原上只有杨大房、四合屯、大河镇、索伦岗等几个居民点。过去小日本驻扎那么多兵,还迁来了一些日本移民,也没有把它开发出来。”说着说着,他站了起来,可现在,这大面积的荒地就要翻身了。”“
是啊,我们一定要把它开发出来。”黄振荣坚定地说。“好,今天下午,我们就召集全县各机关负责同志研究这个事。”副县长说。
“这太好了!”黄师长伸过手去和副县长的手紧紧地握着。在宝清县委召开的干部会议上,各方面的负责同志热情支持开荒产生产。
随后,黄振荣决定把张管理员留在县城,找房子、购置和筹划各种物资,准备接待后来的大批人马。
第二天,黄振荣就带着计划员甄科、生产股长李海法和通讯员张寿泉3个人,背着干粮、枪弹和地图,在宝清一个姓孙的老猎人做向导,朝荒原进发了。
经过七天七夜,黄振荣一行风歺露宿冰天雪地,多次击退野狼袭击,踏查了宝清县与饶河县交界荒原,在一张军用地图上标注了170多处开荒点。
完成了踏看任务后,一回到宝清县城,黄振荣亲拟电文,向王震司令员汇报:“完达山北有300万亩可垦地,请大军北上。”
这黄振荣等人踏出300万亩荒地,约占铁道兵上报开垦一千万亩荒地三分之一荒地面积,使王震将军大喜过望。(实际后期开发370万亩。)
铁道兵随后向军委呈报:补充开发宝清县300万亩荒地的报告….。
国务院随后下发批件,批复在密虎宝饶四个县开垦1000万亩荒地。
(见图) (国务院关于在密虎宝饶四县区域内,允许铁道兵开垦一千万亩荒地的批复复印件)
所以说:前面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记者,和850农场有关文说:“1956年5月,850农场派副场长黄振荣前往南横林子创建852农场…”,是不对的。
真实情况,1955年850农场是800名没授衔复转的军人,创建铁道兵试验农场在虎林县城边。
而黄振荣是铁道兵现役3师代师长,为完达山北建立农场群,先落脚铁道兵当年唯一在黑龙江省850农场,只能说兼职过临时副场长,(而笔者在编写黄振荣书籍时,翻阅过黄振荣档案,当年任职是铁道兵3师代师长,没有铁道兵850农场副场长任职命令书一说)。
而850农场是预备役副师级单位,是不能指派正师职现役干部跨县去踏荒的,应是铁道兵司令员王震指示三师黄振荣代师长去宝清县的,850农场场史记载,指派黄振荣去宝清县踏荒资料不准。
再随后到北大荒2万铁道兵现役授衔复转官兵,和850农场没有任何关系,不是先分配到铁道兵850农场,再分扩到其他铁道兵到北大荒十一个“8”字头农场去的。也不是原850农场老母鸡下的十一个蛋。
只能说原850农场下了两个蛋,一是现850农场,二是1962年把原850农场云山分场扩为云山农场。现850农场与云山农场地界分在云山水库上堤坝处,上堤坝后水库道路起归云山农场管理。
现850农场只是原850农场5分场,代表不了原850农场。
850农场体制在历史发展中是变化较大农场之一: 850农场1955年元月1日始建时,场部所在地为西岗,在虎林镇以西2公里处,此后建制多变,初为总场、分场、生产队三级管理,1962年5分场划出成立农垦部实验农场(现850农场);1968年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原850农场编为4师36团,农垦部实验农场编为38团;1975年36团撤消,将部分单位划给38团;
1977年38团改称卫星农场,隶属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1979年总局决定恢复850农场,由卫星农场改名黑龙江省850农场,所以说现850农场只是顶替原场名,但代替不了原850农场。
笔者在此只能说,编辑农场历史,不能由后人乱改写。
黄振荣之后,便接到王震司令员的电示:“转建部队正整装待命,大量机械已集中,即将出发。望务于5月10日打通虎(林)宝(清)公路,尤其抓紧穿越完达山重点工程,迎接部队。”
一场新的战斗在北大荒即将打响!
1956年4月上旬,铁道兵先头部队从鹰厦铁路进军宝清县,开始抢建虎林县一宝清县120公里公路,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共抢建桥梁48座。
经过一个月的拓建,5月10日全线公路打通。
在将军岭新打通的公路上,黄振荣代师长站在一个汽车门口的踏板上,向大家说:
“同志们,从虎林到宝清的120公里直达公路现在通车了,完达山上有史以来第一次开过来我们人民的汽车。 我提议,我们向北京兵部王震司令员报捷!”
“好啊!”人群中爆发出震撼山林的呼声。
从此,成百上千的汽车、拖拉机,及各种农业物资源源不断运到完达山北。
7000多名铁道官兵挺进荒原开荒布点,完达山北黑土地被唤醒了。
虎林县到宝清县虎宝公路的打通,为以后成立的铁道兵农垦局,在虎林县境内续建六个农场,宝清县境内续建三个农场,饶河县境内建二个农场;虎林,宝清,饶河三县和续建迎春,东方红林业局公路建设上,典定了公路连网的基础,成为黑龙江省道和县道。
王震司令员宣布铁道兵第二个农场一一8502部农场成立
1956年6月1日,曙光镇附近,27台车一字排开列成阵势,两棵白杨树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红布横幅,上写“开荒典礼”四个大字。
大家正谈论着,突然有几台小汽车向草棚飞驰而来。 “王司令员。”一个人高声地喊道。
跟在王震司令员后面的,还有3名苏联专家、指挥部的首长和新闻记者。
司令员挨个儿地和战士们握手,脸上洋溢着和蔼可亲的笑容。
王司令员说:“同志们辛苦了。”
战士们胸脯一挺,响亮地回答祝首长健康。”
王司令员接着说:“从今天起,铁道兵8502部农场就正式成立了!今天的开荒典礼很有意义,苏联专家也来了。”
司令员还讲到开发北大荒的美好远景。
他越说越有劲,每一句话对战士们都是巨大的鼓舞。 最初领着几个人在这荒地踏看、规划的黄振荣代师长,在王司令员讲完话之后,便指着他早已画好的农场规划图,对大家说:
“你们看,靠西南是杨大房,往东北是四合屯,这块地方要完全开发出来,国家等于有了10个友谊农场。” 黄振荣停顿了一会儿,又说: “开发这大片的荒原,困难也很多,可是我们不要怕,一定要用我们辛勤的劳动、坚强的意志,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荒野变成粮仓……。”
“战胜困难,征服荒原!”
一阵响亮的口号声中,破土仪式开始了。
司令员检阅了拖拉机中队威武的阵容,登上了最前边一台拖拉机的履带上,回头望了一眼早以严阵以待的拖拉机手们,把大手一挥,庄严的宣布:
“我命令你们,向荒原开战!”
说完,弓身进了第一台拖拉机的驾驶室,对驾驶员谭广友说: “发动机车,前进!”
“是前进!”谭广友回答后脚踩离合器,加大了油门。 当胸一拉操纵杆,顺着司令员手指的方向,开始了8502部农场成立后的第一犁。也是完达山北亘古荒原第一犁。
隆隆的马达声,震颤着荒原,黑土地在铧犁后翻起。露出了黑油油的土地。
这是一九五六年,从三月中旬起,完达山北有铁二师、三师、六师、七师、首都警卫师、坦克师共计7000多人分批进入于六月一日成立的8502部农场。
但需要指出,没有后来写成铁道兵8502师这个称呼。 当年铁道兵共十一个师,六个师从朝鲜归国志愿军铁道兵师,和国内五个铁道兵师组成。
部队番号沿用4个数字组成。像8502部队番号就是铁道兵2师。 而且,到北大荒的复转官兵,是从当年十一个铁道兵师中,各师各组成一个复员大队,从朝鲜战场和祖国各地进军北大荒的。
是那个垦荒区域内荒地多,就多分配转复大队,象8502部农场,就分配了7千多复转官兵好几个师复转大队;其他十个铁道兵农场平均每场也就1千人左右。 人员安置也不是原来铁道兵那个师,就分到本部队沿用部队番号农场的。
这些复转官兵是授过军衔的军人,和原850农场没授上军衔的军人转预备役时间是有区别的。
1956年以后这些到北大荒农场军人中还有不少铁道兵现役军人。
1956年5月11日,周恩来总理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调整国务院所属财经部门组织机构的议案。
其中提出:“增设农垦部,管理垦荒移民、国营农场、军垦农场和华南垦殖等工作。”
同月,议案被批准后,国务院成立农垦部,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兼任国家农垦部部长。
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黑龙江密山成立铁道兵农垦局,为中央农垦部直属垦区。后改密山农垦局。
1956年6月6日,王震以铁道兵司令员和中央农垦部部长的双重身份参加在密山召开的铁道兵农垦局成立大会,任命铁道兵后勤部部长王景坤为局长,刘伯增、霍大儒、王余音、向俊选为副局长。
6月12日,铁道兵农垦局局长王景坤、副局长向俊选,以铁农办字第一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农垦局报告》,向农垦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部、政治部主送报告。
报告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政治委员王震同志来密山视察工作,于六月六日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农垦局正式成立。
铁道兵农垦局设在密山,农垦局下设十二个农场。 各场的番号为850、8501至8511农场。”
王震将军在密山,欢迎铁道兵开发建设北大荒大会上做动员报告,并赠送对联: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密宝虎饶千里沃野变良田,横批:艰若创业。
并挥毫提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英雄奔赴北大荒,好汉建设黑龙江。
6月25日,王震在密山亲自主持召开了铁道兵农垦局会议,会上提出了农场的建设方针和任务,即全面规划,分区布点,边生产,边建设,边搞水利工程,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发展,争取三年内完成1000万亩开荒总任务。
同时提出以农为主、多种经营的建场方针。
自1956年6月29日起,铁道兵2、3、4、5、6、9、11师的复转官兵共1.74万余人,加上随军职工、家属共2千余人,先后从朝鲜战场、鹰厦铁路、睦南关、祖国各省铁路沿线转战北大荒,除850、852农场外,又建起851、853、854、855、856、857、858、859农场。 12月,接收省划给的金沙农场、永安农场和军委总后勤部划给的牡丹江军马场作为畜牧场,共计12个农牧场。 1957年,又接收公安系统划归的密山、青山农场以及牡丹江青年垦荒队组建的青年农场。
至此,铁道兵农场群职工达2.28万人,人口达6.7万人,拥有拖拉机960混合台,耕地260多万亩,播种107.6万亩,收粮6275万公斤。
同时,建房32万平方米,筑路200多公里,架线240多公里,完成水利工程72万多立方米。这是垦殖史上的“淮海战役”,总指挥无疑是王震将军。他马不停蹄地从这个农场来到另一个农场,督促他的老部下——各农场场长和书记们,鼓励刚来的转业官兵们迎战困难,边打边建,先治坡后治窝,打胜开荒生产的关键仗!
1958年2月26日,农垦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国营农牧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会议,确定了“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五边”建场方针 。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
4月10日,农垦部合江农垦局成立,王震兼任局长,黄家景、杨干英任副局长。
5月,成立中共合江农垦局党组,王震兼任党组书记。 1958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八届二中全会(成都会议)通过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
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一九五八年三月二十日成都会议通过。四月八日政治局会议批准)正文如下:
一、军垦既可解决军队复员就业问题,又可促进农业的发展,在有些地区还还可以增强国防和巩固社会治安。因此,在有大量可垦荒地、当地缺乏劳动力、又没有复员部队可调的条件下,应该实行军垦。
二、军垦的组织形式,一种是首先组织军垦农场,然后逐步转变为国营农场;另一种是一开始就组织国营农场。军垦农场的经营,应该以农业为中心,同时结合经营林业和畜牧业,农林牧产品加工工业。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经营运输业和建建筑业。
三、军垦经费应从三个方面解决:
1.军委支援;
2.农垦部门投资;
3.军垦农场积累。
在开始建立军垦农场时,军垦农场的经费必须有军委的支援和农垦部门的投资。
在军垦农场已经建立起来,并打下了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开荒发展农业生产的的经费主要应依靠军垦农场本身的积累。
四、军垦农场的领导关系。
在建立军垦农场的初期,应保持军队的领导关系,以利军队帮助建场,同时还应受农垦部和地方的领导。 待建场完成后,则由农垦部和地方领导 。
无论建场初期和建场完成以后,均应以地方领导为主。
(选自《农垦工作文件资料选编》,农业出版社1983年版)
十万官兵奔赴北大荒, 郭沫若赋诗壮行
1958年3月23日,著名诗人郭沫若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诗篇《向地球开战》,为十万官兵“壮行”。
这首刊发在《人民日报》显著地位的诗篇,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
正是“大跃进”年代,诗中除了诸如“东风已经压倒了西风,西风都变成了东风”之类的词句外,真诚地表达了郭老的夸奖:
卓越的人民解放军的将士们,英雄们!你们是六亿人民中的精华!
你们在党的领导下,在毛主席的教导下,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联军打成个流水落花。 你们把中国的天下变成了六亿人民的天下……。
现在你们有不少同志解甲归田,不,你们是转换阵地,向地球开战……。
5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名转业军官答谢郭老的诗,他叫徐先国,原是河南信阳步校的少尉助理员。 诗中写道:“感谢郭老称赞/ 我们去向地球开战/举起科学大旗/冲过艰难战胜自然/一颗红心交给党/英雄解甲重上战场/不是当年整装上舰艇/不是当年横戈渡长江/儿女离队要北上/响应号令远征北大荒…。
王震将军当即写信给以鼓励。
确切地说,在中央委员们通过历史性的决议之前,十万官兵已经开始行动了。
从1958的1月到3月,人民解放军全军进行了总动员,声势不亚于战争年代的参军动员。 层层发动,大会小会,写申请,表决心,开欢送会,戴光荣花……三军上下,一片喧腾。
从3月到5月,短短3个月时间,十万名穿军衣的“移民”,从祖国各地,从朝鲜,从各军种、兵种,各部队、院校,纷纷离队北上,向北大荒挺进。
有的横跨半个中国,多数则走过两个季节——从驻地的春天,跨进北疆的严寒。
3月中央警卫团文工队员20人被批准转业来北大荒。 行前,毛泽东、朱德分别送给每个即将起程的文工队员亲笔题名照片。
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吃点苦是好事。你们去北大荒肯定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1959年9月27日,毛泽东亲笔给文工队员李艾复信:“祝贺你的进步。问候北大荒的同志们。”
据黑龙江省农垦文献记载:
1958年1月24日,中央军委发出《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后,解放军各军兵种机关、部队、院校的现役军人8.15万人及随军职工、家属,迅即从全国各地向黑龙江省进发,主要去向为铁道兵农垦局所在的密山地区6万余人、新成立的合江农垦局所在的萝北地区1.7万余人和省属国营农场系统4 500多人,连同随行家属、非军籍职员、未成年军人子弟、军人下放“右派”和热情而来的青年学生等,号称10万。 在8万多转业官兵中,排以上干部6万人,营以上干部1 200人。
其中有7个预备役师、2个预备医院和志愿军后勤部所属的2个兽医院。
在转业军人中,有参加长征的老红军,有身经百战的师、团指挥员、有抗日战争南泥湾三五九旅四个营长和三五九旅官兵、有战斗英雄、有先进模范等。
上甘岭战役而闻名的十五军,就有1 200余人转业至合江垦区汤原农场。 十万大军按照当时“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方针,在三江平原辽阔的土地上,展开规模宏大的垦荒战斗。
据统计,到1959年由转业官兵创建的萝北县境内的延兴、军川、名山、江滨、青年农场、七台河市境内的北兴农场、同江市境内的勤得利农场、虎林市境内的云山农场、宝清县境内的龙头农场和杜蒙的绿色草原牧场,使垦区耕地面积达642万亩。粮豆总产量和上交商品粮均比1957年增加1倍以上。
1958年4月12日,王震到852农场,欢迎到农场的转业军官后,专程赶到密山,参加铁道兵农垦局在车站广场召开的万人大会。
他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向捍卫祖国与建设祖国的战士致敬》的讲话,动员转业官兵克服运输工具不足的困难,徒步进军荒原,开荒建场。
这次动员大会后,才有了聚集在密山复转官兵,兵分百路,徒步进军北大荒开荒建点的壮举。
这才是1956年二万铁道兵和1958年十万复转官兵,分配北大荒农场去向的真实情况。 ( 此文刊登铁道兵文化网站上)
作者简介:黄黎 铁道兵二代,大学文化,汽车工程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正教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客座教授,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和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黑龙江省公安厅垦区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